Thursday, March 12, 2009

建築[二]: 經歷篇

崎 美術館

一大清早,睡眼惺忪的我,矇矇矓矓地把討厭的鬧鐘關掉。拖著疲乏的身軀,萬分不願意的從被窩裡爬出來。立即披上外套,梳洗過後,精神才慢慢的回來。

走到廚房去,給自己準備好一杯香濃㗎啡後,穿過小飯廳,走進客廳靜悄悄的在沙發坐下來。和暖的光透過窗紗,射在米色地氈上,令柔和的客廳更加的暖。㗎啡的香氣充滿了整個空間,濃濃的㗎啡香緊緊的擁抱著我。我放下㗎啡杯,定個神來,就開始靜思祈禱。這便是我每天清早,為自己充電的設定與環境。

安靜過後,我正式讓自己開始一天的工作。在不用上班的日子,我總愛到崎 美術館去走走,看看有沒有新展覽,及吸取設計靈感。今天也不例外。

崎 美術館位於崎 區市內,是離市中心三十多公里的一個郊區。我總覺得,與其說崎 區離開市中心有多遠,倒不如說崎 區是溫哥華的第二個市中心。因為崎 區是一個完整的城市;所有的設施,甚至多過一般城市所需:由房子、學校、公園、商店、醫院,到文娛中心、藝術館,等等。不知不覺間,崎 區已成為溫哥華的另一個中心。

我駕車到達崎 社區中心,泊好車子,我故意地繞過社區中心的前花園。花園綠草如欣,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我深深的吸一口氣,沒有一絲人造的氣味,清新的花香給我已經平靜的心,再加一份寧靜。穿過花叢的小徑,我踏入社區中心的大堂。大堂的樓底沒有過份的高;高度舒適的,使面積頗大的空間保留一份親切感。大堂東面,一行又一行的狹長落地玻璃伸至天花板,橫跨部份天花,充份地把室外的陽光與自然氣息延續到大堂的空間裡。陽光透過天花與牆的玻璃射在地上,彷彿用陰影與陽光的溫度,給整個空間畫上一幅自然的黑白間條圖。這一來,柔和親切的大堂更添一份自由的活力。我刻意地在那影子下走過,讓皮膚感受著陽光的暖之餘,亦體會著它那不時多變的光暗。

然後我走上捷徑,想繞過靠在大堂南面的㗎啡室,走到崎 美術館。踏入㗎啡室,又是熟悉及令人精神的香味。以木為主要佈置材料的㗎啡室,令㗎啡氣味顯得份外的香濃。客人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有的一雙雙的在竊竊私語、有的獨個兒悠閒的在看書,同時享受著動聽的音樂。那空空的小沙發差點兒令我要坐下,偷閒一番;可是我還是要控制自己一天不多喝過一杯㗎啡的習慣。只好穿過這木造盒子,我走到另一個小花園去。小花園連接著㗎啡室與崎 美術館,亦是美術館的一部份。我總喜歡給它提名為「延伸藝術到自然」;意味著,藝術原本就不應該只在美術館的框框內,只供欣賞;而應該是屬於大自然的每一部份,及屬於我們生活的每一部份。

這個花園設計簡單非常,沒有太大的樹木,小小的綠草襯托著石造的鋪砌。一件又一件藝術品有心思的給安置在適當的地方。不需刻意的找著甚麼去看,我就這樣無目的的在藍天白雲下,享受著自然的空氣,散著步,並給一件又一件的藝術品感染著。不知不覺間,我正式踏入崎 美術館。這刻,我身心有一份滿足、完全的感覺。

原來,整個早上,由我進入崎 區,泊好車子,走到社區中心前園的一刻,我所經歷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過程、每一個感觸,都把我的身心完全的預備好,讓我進入崎 美術館的展覽。

好!好一番經歷,這都是我在假日裡所响往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