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看建築
建築,甚麼是建築?
當我決定要用這個題目「做功課」時,身為讀過建築學的我,竟然傻到要到網上搜尋「甚麼是建築?」。多可笑!(還是可恥?)實在沒有信心寫這個題目,但還是蠻想要寫,就把心一橫繼續。我沒有資格談甚麼是真正的建築,在這裡,就讓我細說一下建築對我來說是甚麼一回事。
在開始前,我先要引用建築師 Bruno Zevi 在書本 Architecture as Space 寫過的話:
Just as no adequate means exist for information about good architecture, so there are no effective means for impe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horrors. There is a certain censorship for films and for books, but not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outrages, which have far more serious and lasting consequences than the publication of a pornographic novel.
【現時既欠缺報導好建築的方法,同樣地也沒有制止壞建築的標準。電影與書本都要經過審查,但沒有任何制度控制建築對城市的好與壞。壞建築不是比出版一本黃色下流小說影響得更大更深遠嗎?】
Nevertheless [and this is where the apologies come in] while everyone is free to shut off the radio, to walk out on concerts, to shun the movies and the theater, and to stop reading a book, no one can close his eyes to the buildings which form the setting of city life and which set man's stamp on the countryside.
【何況,每個人都有選擇關掉收音機、離開一個演奏會、避開一些電影及停止讀一本書,但就是不能不看圍繞著整個城市的建築物。】
或許每個人也應該學習看建築,令每個建築師都有一定的壓力,而然不至造一些瘋 狂建築與發展。
而我,我是這樣看建築的。。。
在某數個建築師的作品影響下,對我而言,建築是一種經歷/感受(experience)。無可否認,建築是一種藝術,而它與其他藝術的分別就是它不單只是一個給觀眾以第三者去看的藝術品;而是一個邀請我們置身在內的「藝術品」,甚至是一個生活不能缺少的「必需品」。嚴格來說,「藝術品」與「必需品」分別也不能用來形容建築,因為建築本身就不是一件物件。建築物(building)是一樣可觸知的物件(tangible),可是建築物不是建築(architecture)。建築應該是空間;我們每天就是生活在建築裡面,不是在它的上、下、左、右,而我們確實的生存在建築之內 --- 那是空間。我們不能抓住空間,也觸摸不到(intangible)。因此建築根本就不應該只為著看起來美麗而已;建築原本就不是只為作被觀看的單一物件。換句話說,「看」空間(建築)的唯一方法是經歷/感受。我亦相信這正是建築能被認為藝術的其中一個原因。
以藝術的角度看,一件給視覺支配的藝術品不能令人刻骨銘心。就如現今社會的節奏,一切事物都來得快、去得快,甚麼都只管著不停的變。就認為人類對欣賞與享受藝術的耐性也是如絲的少、深度如此的淺。可悲地令現今藝術也跟隨著這樣的節奏,而至藝術品變得多是被視覺支配。我相信成功的藝術品應該能夠發放某些氣質令人感動,而然促使內心時鍾放慢,使能夠跟藝術品建立起個人親密的關係。我相信對建築師而言也是一樣,他們就是要形造一個要我們用時間經歷的空間,而成功的空間就是會令人感動的。
在此,也要強調,建築的空間不只是室內的。建築物是實體,有外牆,不難明白它構成內部的空間。同樣地,建築物與建築物、其它周圍的東西、及自然環境所形成的是外部空間。我們一定要了解室內與室外的空間同樣重要,因為整個過程也是那經歷的一部份,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除了關於空間外,還有更多我怎樣看建築的要說呢。可是,今次就讓我用小王子故事書裡的一句話作這一次的完結。我相信這正是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或許也能令你更明白建築與人所能建立的關係。。。
“For me you’re only a little boy just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little boys. And I have no need of you. And you have no need of me, either. For you I am only a fox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foxes. But if you tame me, we’ll need each other. You’ll be the only boy in the world for me. I’ll be the only fox in the world for you…”
De Saint-Exupery, Antoine, The Little Prince, London: A Harvest Book Harcourt Inc., 2000, p.59
建築,甚麼是建築?
當我決定要用這個題目「做功課」時,身為讀過建築學的我,竟然傻到要到網上搜尋「甚麼是建築?」。多可笑!(還是可恥?)實在沒有信心寫這個題目,但還是蠻想要寫,就把心一橫繼續。我沒有資格談甚麼是真正的建築,在這裡,就讓我細說一下建築對我來說是甚麼一回事。
在開始前,我先要引用建築師 Bruno Zevi 在書本 Architecture as Space 寫過的話:
Just as no adequate means exist for information about good architecture, so there are no effective means for impe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horrors. There is a certain censorship for films and for books, but not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outrages, which have far more serious and lasting consequences than the publication of a pornographic novel.
【現時既欠缺報導好建築的方法,同樣地也沒有制止壞建築的標準。電影與書本都要經過審查,但沒有任何制度控制建築對城市的好與壞。壞建築不是比出版一本黃色下流小說影響得更大更深遠嗎?】
Nevertheless [and this is where the apologies come in] while everyone is free to shut off the radio, to walk out on concerts, to shun the movies and the theater, and to stop reading a book, no one can close his eyes to the buildings which form the setting of city life and which set man's stamp on the countryside.
【何況,每個人都有選擇關掉收音機、離開一個演奏會、避開一些電影及停止讀一本書,但就是不能不看圍繞著整個城市的建築物。】
或許每個人也應該學習看建築,令每個建築師都有一定的壓力,而然不至造一些瘋 狂建築與發展。
而我,我是這樣看建築的。。。
在某數個建築師的作品影響下,對我而言,建築是一種經歷/感受(experience)。無可否認,建築是一種藝術,而它與其他藝術的分別就是它不單只是一個給觀眾以第三者去看的藝術品;而是一個邀請我們置身在內的「藝術品」,甚至是一個生活不能缺少的「必需品」。嚴格來說,「藝術品」與「必需品」分別也不能用來形容建築,因為建築本身就不是一件物件。建築物(building)是一樣可觸知的物件(tangible),可是建築物不是建築(architecture)。建築應該是空間;我們每天就是生活在建築裡面,不是在它的上、下、左、右,而我們確實的生存在建築之內 --- 那是空間。我們不能抓住空間,也觸摸不到(intangible)。因此建築根本就不應該只為著看起來美麗而已;建築原本就不是只為作被觀看的單一物件。換句話說,「看」空間(建築)的唯一方法是經歷/感受。我亦相信這正是建築能被認為藝術的其中一個原因。
以藝術的角度看,一件給視覺支配的藝術品不能令人刻骨銘心。就如現今社會的節奏,一切事物都來得快、去得快,甚麼都只管著不停的變。就認為人類對欣賞與享受藝術的耐性也是如絲的少、深度如此的淺。可悲地令現今藝術也跟隨著這樣的節奏,而至藝術品變得多是被視覺支配。我相信成功的藝術品應該能夠發放某些氣質令人感動,而然促使內心時鍾放慢,使能夠跟藝術品建立起個人親密的關係。我相信對建築師而言也是一樣,他們就是要形造一個要我們用時間經歷的空間,而成功的空間就是會令人感動的。
在此,也要強調,建築的空間不只是室內的。建築物是實體,有外牆,不難明白它構成內部的空間。同樣地,建築物與建築物、其它周圍的東西、及自然環境所形成的是外部空間。我們一定要了解室內與室外的空間同樣重要,因為整個過程也是那經歷的一部份,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除了關於空間外,還有更多我怎樣看建築的要說呢。可是,今次就讓我用小王子故事書裡的一句話作這一次的完結。我相信這正是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或許也能令你更明白建築與人所能建立的關係。。。
“For me you’re only a little boy just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little boys. And I have no need of you. And you have no need of me, either. For you I am only a fox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foxes. But if you tame me, we’ll need each other. You’ll be the only boy in the world for me. I’ll be the only fox in the world for you…”
De Saint-Exupery, Antoine, The Little Prince, London: A Harvest Book Harcourt Inc., 2000, p.5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